-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聚焦俄烏沖突:如何盡早識別個頭很小的無人機?
據統計,俄烏沖突一年多來,雙方共計投入無人機裝備數十型,總量超4000架,其中發射重量在100千克以下的小型無人機占比超過了80%,成為俄烏戰場空中力量的主體。取得了相當顯著的戰果,同時也為反無人機作戰提供了有說服力的范本。
-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聚焦俄烏沖突:無人機蜂群在戰爭中究竟有什么優勢?
自俄烏戰爭以來,俄軍先后遭遇“莫斯科”號巡洋艦沉沒、克里米亞大橋被炸等不利戰事,隨后一度打得相當被動。痛定思痛之下,俄不得不切換作戰模式,開始對烏克蘭后方實施大規模空襲,自此俄軍無人機蜂群嶄露頭角。
-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聚焦俄烏沖突:無人機是不是飛得越慢越容易被攔截?
我們傳統意識里認為慢的東西肯定比快的容易攔截,但種種跡象說明無人機飛行速度慢并不意味著容易攔截。
-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利用傳統防空火力打無人機還是很好的選擇嗎?
傳統防空火力一般指防空導彈、高炮、彈炮結合系統等用來對付有人作戰飛機、巡航導彈、直升機的防空武器系統。這些武器有著漫長的發展歷程,技術上已經相當成熟,基本上以爆炸破片或直接碰撞產生的動能作為殺傷機理,長期以來發揮了“空天保護傘”作用。
-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聚焦俄烏戰場,如何對敵方無人機進行迫降?
2023年3月14日,一架俄羅斯蘇-27戰斗機在黑海上空與一架美國MQ-9無人偵察機發生摩擦,后者墜入國際水域。這也是自冷戰以來,美國無人機首次與俄羅斯戰機發生摩擦而被迫降。目前,美俄對這一事件的過程和責任認定各執一詞,雙方關系因此更加緊張。然而,拋開這次事故的始末緣由,我們探討一下如何對敵方無人機迫降處理?
-
“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能否逆轉俄烏局勢?
近期,據防務新聞網華盛頓消息稱,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方將向烏方援助31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而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鑒于其高強度維護和后勤保障,“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或將成為烏方負擔。那么,這個烏方夢寐以求的陸戰利器究竟性能如何?“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的到來又能否逆轉俄烏戰場局勢?
-
【聚焦俄烏沖突】俄AI戰斗機器人“馬克”如何推進作戰無人化?
近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為應對俄烏戰場上的新變化,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前總裁、“沙皇之狼”軍事顧問特別小組組長德米特里·羅戈津表示,俄軍首批“馬克”(Marker)戰斗機器人將于2月份正式投入頓巴斯戰場進行使用。
-
《流浪地球2》的“數字生命”能否突破次元壁,照進現實生活?
“數字生命“的歷史。有關“數字生命”的研究歷史悠久,其最早可追溯到艾倫圖靈與馮諾依曼試圖用計算的方法描述生命自我繁殖的邏輯形式。上世紀60年代多為計算機與生物學領域的專家共同提出“L系統”,并將其廣泛應用于模擬植物真實生長過程的場景。
-
【聚焦俄烏沖突】智能化戰場反導防空技術將如何發展?
俄烏沖突爆發至今,戰場上進行了多種武器和軍事技術的對抗比拼,其中就有反導防空上的對抗,究其根本還是在反導防空技術上的對抗。那么,放眼未來智能化戰場,反導防空技術將如何發展呢?
-
美下一代隱形戰略轟炸機B-21即將首飛,它究竟強在哪里?
美下一代轟炸機項目有兩個,一個是用于取代B-52和B-1的LRS-B(Long Range Strike Bomber,遠程打擊轟炸機),一個是用于取代B-2的NGB(Next-Generation Bomber,下一代轟炸機)。
-
5G技術要實現軍用還存在哪些挑戰?
當人們拿著5G手機,享受著5G技術帶給生活便捷的今天,很多人就在思考,為什么5G技術還沒有實現軍用呢?要知道5G技術有著超寬帶、低時延、海量連接、低功耗等突出優點,如果用于軍事通信,那么將會成為作戰指揮、單元協同以及偵察通信的能力倍增器。
-
【聚焦俄烏沖突】超高聲速導彈在未來軍事沖突中將會采取何種作戰模式?
俄烏沖突中,超高音速導彈的使用讓人們對這一較為新型的作戰武器產生了無限遐想,這一新興武器在未來軍事沖突中將如何進行作戰呢?超高聲速導彈,也叫高超音速導彈,顧名思義,就是飛行速度遠高于音速的導彈。那么到底多快的速度才算超高聲速呢?
-
【聚焦俄烏沖突】數據傳輸是否能決定未來戰爭勝負?
今年的俄烏沖突讓一些軍事專家對基礎作戰能力在未來戰爭中的作用產生了質疑。他們認為存在于坦克、導彈等裝備上的優勢受限于全人類對戰爭的抵制、大國之間的核威懾,在作戰中越來越難以發揮全部的威力。
-
【聚焦俄烏沖突】“NASAMS”防空導彈系統性能一般,為何贏得烏軍喜愛?
俄軍的戰場制空權在隨著戰局演變不斷縮減。究其原因,這是與美西方不斷向烏克蘭援助防空武器是分不開的。在這些防空武器中,“NASAMS”防空導彈系統性能平平無奇,卻讓烏軍十分喜愛,究竟有何原因?
-
【聚焦俄烏沖突】“NASAMS”防空導彈系統為何被稱作“防空保險箱”?
“NASAMS”的全稱叫做“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雖然美國已將“NASAMS”用在華盛頓甚至是白宮防空這樣的核心任務中,但是“NASAMS”卻不是美國研制的,準確地說,不是美國單獨研制的。
-
【聚焦俄烏沖突】被打“報廢”的PzH2000自行榴彈炮性能究竟如何?
火炮作為戰爭之神,在近現代戰場上一直扮演著不可或缺且極其重要的角色。為了確保烏克蘭能夠在戰場拖住甚至拖垮俄羅斯,美西方也將各式火炮列入軍援武器清單輸送給烏克蘭。
-
【聚焦俄烏沖突】被譽為“最先進火炮”的PzH2000為何會在戰場上趴窩?
近日的俄烏戰場上,有一款火炮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被譽為“全世界最先進的火炮”在俄烏戰場上沒有捷報頻傳,卻被爆料“最先壞”,這款火炮就是PzH2000自行榴彈炮。
-
【聚焦俄烏沖突】蘇-57一直飽受爭議,其真相究竟如何?
最近的俄烏戰場,蘇-57大秀肌肉,采取編隊獵殺的方式,一舉洞穿烏軍防空系統,贏得好評如潮。此戰之前,作為五代機的蘇-57很少亮相,關于它的實際性能,外界只能猜測。甚至,蘇-57在試驗階段還一直飽受爭議,外媒爆料出諸多負面新聞。那么其真相到底是怎樣呢?
-
【聚焦俄烏沖突】輕松獵殺烏軍的蘇-57能否制霸未來空戰場?
前不久的俄烏戰場上,俄羅斯空天軍對烏克蘭首輔的一次空襲行動,蘇-57首次公開出戰,4架蘇-57以聯網編隊的形式對烏克蘭目標展開獵殺,輕松撕破烏克蘭的防空網,這是隱形戰機“首次”在世界戰場上展現出這樣的作戰方式。那么,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五代戰機之一,蘇-57能否制霸未來空戰場?
-
【聚焦俄烏沖突】S-300防空系統被稱為雙方戰場防空的金字招牌,究竟有何性能?
俄烏戰事持續至今,雙方在防空作戰上展開激烈較量,運用各自的防空裝備有來有回,貫穿了整場沖突始終,可謂十分精彩。其中,表現特別突出的要數S-300系列防空系統,俄方利用其進行區域防御并抵近部署至克羅米亞和俄烏邊境地區,多次成功攔截“圓點”-U戰役戰術導彈
-
【聚焦俄烏沖突】屢建奇功的“山毛櫸”系列防空導彈究竟有何特長?
俄烏戰場上,雙方在防空作戰上攻防對抗成為一大亮點,俄烏雙方各自運用自身的防空裝備攔截對方導彈、打擊對方以搶占制空權,其中,雙方的“山毛櫸”防空導彈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
【聚焦俄烏沖突】海馬斯M142多管火箭炮 會成為烏克蘭手中新“王牌”嗎?
烏克蘭軍隊在2022年6月后加強了對俄羅斯赫爾松州的打擊行動,媒體披露烏軍使用美國海馬斯M142多管火箭炮系統對該市實施打擊,造成硝石倉庫爆炸,醫院、住房和其他市政基礎設施受損。該型火箭炮系統是美國為烏克蘭提供的重要軍事援助項目之一,美國為烏克蘭提供的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炮系統,大大提振了烏軍在戰場上的實力。
-
【聚焦俄烏沖突】M109自行榴彈炮:當“老兵”踏上俄烏戰場
自俄烏沖突爆發后,烏克蘭方面不斷接收各型重裝備。就在2022年6月15日,英國國防部長本·華萊士表示,英國將再次向烏克蘭提供20多門M109自行火炮。他介紹,英國從一家比利時軍火公司購買了自行火炮,并將它們送到烏克蘭。而幾乎是同時間,俄軍則通報成功擊毀了數輛烏克蘭剛剛獲得的挪威援助M109A3GN自行火炮。
-
【聚焦俄烏沖突】“魚叉”反艦導彈是俄海軍的威脅嗎?
2022年6月15日,美國白宮對外宣布,美政府將再次向烏克蘭提供價值10億美元的裝備,包括岸基“魚叉”反艦導彈系統等。
-
【聚焦俄烏沖突】“伊斯坎德爾”導彈有多強?
此次俄烏沖突,號稱俄羅斯“王牌”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屢建奇功,被用來對付烏克蘭的彈藥庫、機場跑道等高價值和加固型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打擊效果,展示出“伊斯坎德爾”命中精度高、毀傷效果強和突防性能好等頗多優勢。
-
【聚焦俄烏沖突】“坦克開罐器”NLAW憑何大殺四方?
要論俄烏戰場上使用最頻繁的反坦克武器,自然非NLAW莫屬。這款武器在烏軍的操作下,令俄軍坦克損失慘重、吃盡苦頭,NLAW反坦克導彈也因此被戲稱為“坦克開罐器”,那么,NLAW究竟有何特長?
-
俄軍TOS是不是噴火坦克,是不是“戰場屠夫”“最強非核武器”?
俄軍現在發射的燃燒彈,見到的都是鋁熱燃燒劑,其優點是燃燒溫度高,對軍事器材破壞效果好,但成本高。而美軍曾大量使用的凝固汽油彈,燃燒溫度700℃~800℃,對人員殺傷效果不比前者小,還燃燒時間長、易擴散、粘附性強、成本低。
-
俄獨有的BMPT戰車,是“終結者”還是“雞肋”?
BMPT雖然城市戰的能力比坦克、步兵戰車強,但那也只是對付敵方的步兵、據點、坦克,不是對付敵方的炮兵。陸戰相比空戰海戰,對兵器、兵力的配合協同更加講究,沒有任何一款戰車可以成為陸戰里的“終結者”。
-
援烏M777榴彈炮,從“大殺器”變成“閹割版”,孰真孰假?
第一,M777是一款很先進的榴彈炮,甚至可以說最先進的榴彈炮。第二,這個先進是以美國的直升機、偵察器材、通信系統、制導炮彈為基礎的,是在打空降作戰、擊敵空當的戰術下。如果美歐那套基礎,去打炮兵懟戰,那M777就是一款上世紀70年代水準的火炮。第三,美國人送的炮被“閹割”,屬于很正常的操作,倒還算不上明顯的“騙人”,因為“割”掉的是確實無用的部分。不過從另一方面說,單送炮,不送相應的炮彈、炮兵指揮系統,就只能說是裝裝樣子,或者清庫存了。
-
核武器長時間不使用會過期嗎?
核武器是國力強大的表現和底蘊威懾。作為地表最強武器,其殺傷力不言而喻。正因如此,雖然現在很多國家都致力于研究核武器,但是并沒有誰真正敢隨意使用,核武器被全世界視為禁品,成為擺設。像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國家,3000多枚核彈中可能有一千多枚核彈已經超過了70年。